首頁
1
商品介紹
2
曾明/祥和姑姑的《英漢辭典》3
https://www.stcef.org.tw/ 財團法人沈剛伯曾祥和文化教育基金會
12

曾明/祥和姑姑的《英漢辭典》

 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,家裏藏有一本最厚的書是《英漢詞典》,当我们使用时,爸爸(他比祥和姑姑小7歲)见到總是很神秘的對我們說:“這是妳們祥和姑姑學習英文,經常使用的工具書,得好好愛護哦”。後來得知,這本英漢辭典是祥和姑姑在上中學和大學(中央大學)學習英文使用的。爸爸常說,姑姑的英文成績很好,他的英文学得好就是受她的影响,我們從辭典的破損程度來看也能證明這一點。早年爸爸跟祥和姑姑借來這本辭典学习英文,由于社會的動蕩及兩岸的政治原因,這本辭典一直沒有還給她的主人——祥和姑姑!

  祥和姑姑是我們兄妹3人學習的偶像,但沒有見過面。有時我們總會天真的問,祥和姑姑在哪裏工作啊?怎麽見不到人啊?爸爸那神秘和失落的眼神總是無言以對,或說去很遠的地方或說到外國工作去了。後來才知道祥和姑姑隨剛伯姑父遠去台灣兴辦學校。因爲在大陸那個極左与动乱的年代,有親戚在台灣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,因此是不能對外說祥和姑姑在台灣。後來造反派外調知道了爸爸有親戚在台灣,爲此他還被戴過高帽子遊街呢。盡管那時是个思想禁锢、國家封鎖的年代,我們兄妹在下放農村劳作之余都能認真刻苦學習,那時盡管什麽都缺乏,但是祥和姑姑這本《英漢詞典》陪伴我們度過那個艱苦的年代!

  七十年代中後期,祖國大陸改革開放,撥亂反正,我們家和千千萬萬個中國家庭一樣,爸爸在政治上得到平反和政策的落實,使我們看到了祖國的未來,祥和姑姑的《英漢詞典》派上了大的用處,它伴隨著我們兄妹三人爲振興中華而學習。大哥曾林于1978年秋考入南京航空學院,後考入電子部54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獲碩士學位;妹妹曾蘋于1981年秋考入蘇州醫學院,後考入北京協和醫院碩士研究生獲碩士學位;我于2007年夏畢業于南京郵電學院,長期從事長途通信及移動通信技术工作。

  1991年春,爸爸辗转得到祥和姑姑家的電話號碼,在我家和祥和姑姑通上電話,爸爸聽到她的聲音后老淚縱橫,真的好激動。鑒于當時的兩岸關系,他們姐弟倆在電話裏約定要在香港見面,但是等啊等,機會總是那麽少那麽的渺茫。在這期間,祥和姑姑給爸爸寫了來信,告訴她家的情況,告訴祥榮姑姑(爸爸的親妹妹,也在台灣)一家的情況。在這等待見面的煎熬中,爸爸于19968月在江蘇鹽城因病去世,好好遺憾。

  去年,曾蘋妹妹,因公去台灣出差,在台北見到了祥和姑姑,蘋妹帶來了祥和姑姑的照片,以及她的錄音與錄影,還帶來了她老人家寫的並簽名的書。看到這本有關“西洋民主政治”的書,我又想起祥和姑姑那本《英漢詞典》,睹物思人,真的很想见到祥和姑姑!蘋妹與老人家約好在今年5月來上海見面相聚,到時還能參加她的孫輩曾毅(我的兒子)的婚禮。我們全家一直等待着、盼望着和祥和姑姑在上海相見的美好时刻。

  425日,大哥曾林轉來念祖姐姐(祥和姑姑的女兒)的郵件,說祥和姑姑于424日因年紀大又染腸胃炎而不幸去世。聽聞噩耗,瞬間呆傻,老天真的不公平,不能在屈指可數就到的時間裏,讓我們姑侄、姑孫見面啊?!

  祥和姑姑雖然去世,但音容笑貌時常萦繞在耳際心頭。祥和姑姑那本《英漢詞典》,它曾激勵我們曾家兩代人爲中華掘起而努力學習,努力工作。雖然是一本很平常的辭典,它卻改變了我們兩代人的命運,并且也收录了我们两代人酸甜苦辣的所有词条。

 

遙祭祥和姑姑,一路走好!

我们晚辈永远怀念您!

 

堂侄曾201359日寫于江蘇鹽城

3882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