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1
商品介紹
2
李政鋒/緣起青田3
https://www.stcef.org.tw/ 財團法人沈剛伯曾祥和文化教育基金會
31

李政鋒/緣起青田

    上大一那年(民國六十八年),經由朋友介紹,初次到青田街拜訪。老師與我溫馨的談話之後,知道我在台北沒有親戚,便說:以後星期天中午前到家裡來,一起共進午餐,聊聊天。由此,開啓了三十多年的師生情誼,成了青田家族的一員。

    當時,台大十二宿舍來自海外及中南部的同學很多,一房有七人共住,在宿舍不易有安靜的空間。老師適時的提供一間小書房,予我讀書自修。當我需要清靜做功課或專心準備考試時,便從新生南路的宿舍騎腳踏車到青田街,走入滿庭院的濃綠,在三塊榻榻米大的空間裏,一盞白熾光的書燈下,悠然自適的讀書,對一個從南部北上就學的孩子,這是何等優渥的機遇。

    偶而,老師知道我在房裏看書,還會請我到飯廳吃東西、喝茶;欣然接受之餘,總是趁此機會,盡情隨意問老師人生的各種小大問題。常常覺得在學校裏談的,大致都繞著自己所在專業領域的框架,而在青田街的話語中,方能觸及天地宇宙更廣袤無垠的時空。

    暑假結束,老師探望念祖姊之後,從美國回來,分享在普渡大學與留學生的對話交流。其中有學子請教老師對當時政局領導人的看法,于此老師的回應為,人事更迭,是歷史的常態,做為一個人,老師以平常時時問自己的課題做為回答,那就是:世界往那裏去?中國往那裏去?臺灣往那裏去?我往那裏去?趨勢遠比人事,值得深思。

    爾後,這幾句問話,常常在我心裏廻蕩,不斷激起對這大哉問的反省思考。

大四下,快畢業準備去服兵役,一日老師說,沒有什麼特別禮物做紀念,但想送一些朋友給我。於是在畢業前,每一個星期六,老師邀請一整圓桌的朋友來青田街相聚,共進晚餐。老師親自下廚,金枝和我在旁幫廚、打雜;客人來了後,老師會一一介紹各個朋友與老師多年互動的情誼,其中有耄耋國之大寶,亦有風華正盛的學者,有產業界之領袖,也有馳名海外的專家,有踏踏實實的中小學老師,也有在機構、學校服務的神職修女。

    多年之後回顧,老師送我的豈止是平常的禮物,老師把最寶貴的人脈存摺一一交給我。于今,我也期望,學習老師誠心教我的真情實意,將資源與人分享,為世界、為中國、為臺灣、為個人,思考未來往那裏走,略盡棉薄之力。

老師,我愛您!


民國一百零二年五月十九日午後四時
政鋒  敬記

393088